1.隐私性和安全性的矛盾。

 最早的UTXO模型和账户模型在系统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,但是隐私性不高,因为所有的链上交易可以被观察到。 金融的隐私性值得每一个人关心。基于这种隐私性的需求,业界出现了很多算法,像ZK-snark,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区块链使用者的隐私,但整个算法的复杂性升级非常高,在极端情况下系统也有很大的安全风险,货币可能被无限增发。 未来十年区块链肯定会在矛盾中往前发展,如果隐私性和安全性是一个权衡的曲线,有的区块链可以把曲线外推到最为理想的位置,超越其他的区块链技术。非常期待有一些理论框架的突破,能够解决这种矛盾。

 2.区块链技术的中立性问题。 

 区块链未来十年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和金融场景相关。区块链技术涉及监管、法律,有非常复杂的立法问题需要研究。金融网络本身是没有国界的,但参与者是有国界的,这里面的问题值得业界长期探讨和研究。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中立性是很难破的,因为区块链是自由的,如果受到监管的区块链,很难继续保持中立性。我相信一个中立的区块链也有监管系统,参考的技术是互联网,互联网监管也是中立的,但是互联网之上的从业者会受到监管。

 3.区块链性能扩展问题。 

 区块链用户人数并不多,但是从过去几年来看是相当符合的。如果区块链的用户在十年后增加到10亿人,必须完成4个重量级技术的提升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首先是侧链技术和跨链交互技术,但主侧链之间安全快速的互联在理论上仍未很好的解决。 第二个是闪电网络。闪电网络从功能上是可行的,但是用户体验存在严重的问题。个人预计闪电网络应用的特殊场景,必须被包装为用户感知的基础工具。 第三个压缩交易历史的技术。交易本身一般是不上链的,只是把结构上链,这种历史压缩可以提升交易的隐私性和潜在交易的处理能力。 第四个是综合采用硬件加速和平行化的软件工程技术。随着网络处理压力的增加,网络节点参与者工程师无需大幅度更改软件架构,只需让运维线性增加硬件服务器即可,这也提前为超大规模的并行验证做好了准备。 

 4.扩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专门技术。

 在过去的ICO泡沫浪潮中,很多项目都涉及到一个基本的逻辑,区块链和现实世界并不交融。区块链的现实交互接口将在区块链第二个十年结束时得到极大发展。 大概有两个方向:一是现实世界的重压事件都在区块链上得到忠实记录,例如食品溯源;二是区块链上的虚拟事件驱动现实世界的物质产生变化,例如去中心化的Airbnb、网约车。

 5.区块链上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。

 在第二个十年结束后,量子计算机趋于成熟应用的信号可能日益明显,区块链上的基础密码学算法将面临升级压力。 但是我想说的是,现在过早的进行量子抗性研究或将成果投入生产环境,并不会解决实际问题,因为现在压力也很大。

 6.区块链身份问题。

 中本聪设计了公私钥系统,就是与社会身份无关的半匿名系统。如果我们把公私钥的体系进行未来身份证明开发研究,可以让更多普通用户安全、便捷地证明自己的身份,直接参与到区块链经济,实现区块链的真正普及。我相信这样的身份体系在未来的应用中会越来越大。

 7.智能合约更强大,降低开发难度。 

 智能合约是具有独立性的计算机程序,能够解决交易各方对中央对手方诚信度的担心,希望有去中心化程序扮演绝对公正无私的角色。 虽然我们对智能合约存在的期望很多,但现在它可以做的事情还比较少。现在智能合约中心化程序的环境是有优势的,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开发较高,而且智能合约保护漏洞的事件不断发生,期待未来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。 人工智能+区块链也是未来重要的课题,因为人工智能的程序算法非常适合放在区块链上,成为一种很独立的存在。将来的解决方案就是人工智能算法部署于区块链上,可以获得更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。


分享到: